次韵宾旸桂枝塘
吴越兹上游,一江贯千山。
山峻江更急,力耕云雾间。
民穷实可悯,俗俭无与班。
瓮灌既已拙,斗籴弥足叹。
十日天不雨,魃也肆厥奸。
吾昔忝长吏,郡图朝夕看。
水源浅易涸,无地施防关。
此陂筑千所,岁事或苟完。
幽人采荷衣,堤岸穷跻攀。
更觉沧浪篇,万顷吹波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作诗。
- 宾旸: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桂枝塘: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吴越:古代国名,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
- 兹:这里。
- 上游:河流的上游部分。
- 力耕:辛勤耕作。
- 云雾间:形容山高云深的地方。
- 俗俭:风俗简朴。
- 无与班:无法与之相比。
- 瓮灌:用瓮盛水灌溉。
- 斗籴:用斗量米。
- 魃:古代传说中的旱神。
- 忝:谦辞,表示自己有愧于。
- 长吏:古代对地方长官的通称。
- 郡图:郡县的图册。
- 朝夕看:早晚查看。
- 涸:干涸。
- 防关:防水的关卡。
- 陂:池塘。
- 岁事:一年的农事。
- 苟完:勉强完成。
- 幽人:隐士。
- 采荷衣:采摘荷叶做衣服,形容隐士的生活。
- 沧浪篇:指《楚辞·渔父》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波澜:波涛。
翻译
在吴越之地,这里位于江河的上游,一条大江贯穿了千山万岭。山势险峻,江水湍急,人们在这云雾缭绕的山间辛勤耕作。这里的民众生活困苦,实在令人同情,而风俗简朴,无法与其他地方相比。用瓮盛水灌溉显得笨拙,用斗量米更是令人叹息。如果十天不下雨,旱神就会肆虐。我曾有愧于担任地方长官,早晚查看郡县的图册。水源浅显易干,没有地方可以设置防水的关卡。如果这里能筑起千个池塘,或许一年的农事能勉强完成。隐士采摘荷叶做衣服,沿着堤岸艰难攀登。这时更能感受到《沧浪篇》中的意境,万顷波涛翻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吴越地区山峻江急的自然环境,以及民众的艰辛生活。诗人通过对力耕云雾间、瓮灌斗籴等细节的刻画,表达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同时,诗中“幽人采荷衣”等句,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与沧浪之水的波澜壮阔相映成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