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惜蹄

· 方回
家居岂不好,事此鞍与羁。 春前三日雨,仆夫畏深泥。 江南万山中,冈岭互高低。 踏土不踏石,马亦惜其蹄。 野迥暮有虎,村荒晨无鸡。 升斗安所籴,囊粟千里赍。 身汝不自爱,茹荼甘旅栖。 曰予匪得已,伐木诗有稽。 交谊重金石,星霜怅分携。 一觌庚夙愿,投老歌归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鞍与羁(ān yǔ jī):指马具,这里比喻旅途的艰辛。
  • 仆夫(pú fū):指仆人或马夫。
  • 深泥(shēn ní):指泥泞的道路。
  • 野迥(yě jiǒng):指荒野僻远之处。
  • 升斗(shēng dǒu):古代量器,这里指少量的粮食。
  • (dí):买粮食。
  • 囊粟(náng sù):指装在袋子里的粮食。
  • (jī):携带。
  • 茹荼(rú tú):比喻艰苦的生活。
  • 旅栖(lǚ qī):指旅途中的停留。
  • 伐木诗(fá mù shī):指《诗经》中的《伐木》篇,这里比喻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做的事情。
  • 星霜(xīng shuāng):比喻岁月的变迁。
  • 分携(fēn xié):分别。
  • (dí):看见,这里指实现。
  • 投老(tóu lǎo):指到老。

翻译

家中的生活难道不好吗?却要从事这鞍马劳顿的旅途。 春天的前三天下了雨,马夫害怕泥泞的道路。 江南的万山之中,山岭高低错落。 马儿踏土不踏石,也爱惜自己的蹄子。 荒野僻远之处,傍晚可能有虎,村庄荒凉早晨没有鸡鸣。 少量的粮食怎么买得到,只能带着袋子里的粮食远行。 你自己不珍惜自己,甘愿忍受旅途的艰辛。 说我是不得已,就像《伐木》诗中描述的那样。 交情重如金石,岁月的变迁让人怅然分别。 一旦实现了长久的愿望,到老时歌唱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家乡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江南山岭的崎岖、道路的泥泞、野外的危险以及旅途的困苦,展现了旅途的不易。同时,通过对家乡安宁生活的对比,突出了旅途的艰辛和不易。最后,通过对交谊的珍视和对归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