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

· 方回
诗来似诉屈原醒,阿堵于公颇不庭。 白水真人从断绝,丹元童子尚神灵。 秋眠簟未捐桃竹,晚食齑应胜韭萍。 肯美张苍肥若瓠,从来吟影只伶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阿堵(ā dǔ):这里指眼睛。
  • 白水真人:指清澈的水,比喻纯洁无瑕。
  • 丹元童子:道教中指修炼成仙的童子。
  • (diàn):竹席。
  • :舍弃。
  • 桃竹:一种竹子,这里指竹席。
  • (jī):切碎的腌菜或酱菜。
  • 韭萍:韭菜和浮萍,泛指蔬菜。
  • 张苍:人名,可能指一个肥胖的人。
  • (hù):葫芦。
  • 伶俜(líng pīng):孤独无依。

翻译

这首诗仿佛在诉说屈原的清醒,而我的眼睛却对你颇为不敬。清澈的水已经断绝,但修炼成仙的童子依旧神灵。秋天我睡在未曾舍弃的桃竹席上,晚饭后吃着腌菜,味道应胜过韭菜和浮萍。不愿像张苍那样肥胖如葫芦,我一生吟咏的身影总是孤独无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屈原的清醒与自己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水真人”与“丹元童子”,展现了诗人对纯洁与超脱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如秋眠、晚食,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结尾的“伶俜”一词,更是深刻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坚守。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