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公归自永阳山中出其山居槁因赋

政为时危去卜居,不知霜雪满头颅。 归来一笑诗成卷,还记桃源路也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珠公:对某人的尊称。
  • 永阳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山居槁:指在山中居住时所写的诗稿。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指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翻译

珠公从永阳山中归来,带回了他在山中居住时所写的诗稿。他选择离开纷扰的时世去山中隐居,却不知山中的严寒已使他的头发全白了。回到这里,他微笑着展示他的诗作,仿佛还记得通往那理想中的桃源之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珠公从山中归来的情景,通过“不知霜雪满头颅”一句,既表达了山中环境的艰苦,也隐喻了珠公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末句“还记桃源路也无”则含蓄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纷扰世界的厌倦。

廖大圭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2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