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稚川善画作此赠之
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渝川有二罗,画得天地之英奇。
大罗诗名撼湖海,小罗天机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摇毫造化已破碎,洒墨元气为淋漓。嗟余老眼得一见,以手扪摸心然疑。
问君自古画有几,君今此画师者谁。君言我以眼为手,天地万物皆吾师。
吾能得其意与理,貌取色相特其皮。画成正未知似否,人人有眼谁可欺。
譬之禅宗要透脱,恋恋祖佛宁非痴。作诗点出未来眼,一扫徐熙与郭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渝川:地名,今四川重庆一带。
- 勃郁:形容心情激动,充满活力。
- 扪摸:用手触摸。
- 然疑:疑惑不定。
- 色相:佛教用语,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 徐熙:南唐画家,以画花鸟著称。
- 郭熙:北宋画家,以山水画著称。
翻译
我看天地之间,每一处都是画与诗的源泉。渝川有两个罗姓画家,他们画出了天地的精华和奇妙。大罗的诗名震撼江湖,小罗则心怀勃郁,不得不以水墨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挥毫泼墨,仿佛破碎了造化的奥秘,洒下的墨迹如同淋漓的元气。我这老眼有幸一见,用手触摸,心中却疑惑不定。我问你,自古以来有多少画家,你这幅画又是师从何人?
你回答说,我用眼睛作为手,天地万物都是我的老师。我能领悟它们的意境和道理,捕捉到的色相不过是表象。画成之后,我也不知是否相似,人人都有眼睛,谁能欺骗得了呢?
这就像禅宗要透彻,留恋祖佛岂不是痴迷?我作这首诗,点出未来的眼光,一扫徐熙与郭熙的画风。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罗稚川的绘画才能,将其比作天地间的精华,表达了对其艺术造诣的极高评价。诗中,“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而“君言我以眼为手,天地万物皆吾师”则体现了罗稚川的艺术理念,即以自然为师,以心观物。最后,诗人通过禅宗的比喻,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透彻与超越,暗示罗稚川的画作已超越了前人的成就,具有开创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