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元日感怀

春色年年出帝京,河冰未解柳还青。 东华正拥如云骑,南国空瞻戴斗星。 日月由来双过鸟,乾坤及此一浮萍。 愁缘底事浓于酒,起傍梅花步短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午元日:甲午年的元旦,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 帝京:指京城,即皇帝所在的都城。
  • 东华:指东华门,是紫禁城的一个门,这里代指京城。
  • 戴斗星:北斗星,这里指代北方的京城。
  • 乾坤:天地,宇宙。
  • 浮萍:漂浮在水面的萍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底事:何事,什么事。
  • 步短棂:短棂,指窗棂,即窗格子。步短棂,即在窗前徘徊。

翻译

每年的春天都如期而至京城,河冰还未完全融化,柳树已开始泛绿。 京城的东华门下,人马如云,而我却空望着北方的北斗星。 日月如双鸟般飞逝,天地间,我犹如一片浮萍,漂泊无依。 不知为何,心中的忧愁比酒还要浓烈,我只能依傍着梅花,在窗前徘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甲午年元旦的感慨。诗中,“春色年年出帝京”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又暗含了对京城的思念。后文通过对比京城的繁华与自己的孤独,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稳定生活的向往。最后,以梅花和窗前的徘徊作为结尾,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潘伯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