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龙洞后岩绝顶望太湖

· 赵汸
灵湫注目一时同,绝顶孤攀似发蒙。 历历蜗庐迷远近,依依蚁垤抱西东。 穹青一色秋无价,积水千寻日耀空。 振袂无言聊引望,海天云尽见飞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湫(qiū):指清澈的深潭。
  • 发蒙:启发蒙昧,这里指因景色而感到心灵震撼。
  • 蜗庐:比喻小而简陋的居所。
  • 蚁垤(dié):蚂蚁洞口的小土堆,比喻微小。
  • 穹青:指天空。
  • 振袂(mèi):挥动衣袖。

翻译

我们一同注视着灵动的深潭,一时之间,站在绝顶之上,仿佛被这景色启发了心灵。眼前的小屋错落有致,难以分辨远近,而那些微小的蚁垤则依偎在西东两侧。天空一片深蓝,秋天的景色无价,湖水深邃,阳光照耀其上。我无言地挥动衣袖,远望海天一色,只见云层尽处,飞鸿翱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登上黄龙洞后岩绝顶远望太湖的壮阔景象。诗中,“灵湫注目一时同”展现了深潭的清澈与神秘,而“绝顶孤攀似发蒙”则表达了登高望远的震撼与启迪。后文通过“蜗庐”与“蚁垤”的比喻,巧妙地描绘了远近景物的微妙关系。结尾的“振袂无言聊引望,海天云尽见飞鸿”则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与感慨,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境界。

赵汸

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