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饯斋参议归山东

故人送我出阳关。无计锁雕鞍。今古别离难。兀谁画、蛾眉远山。 一尊别酒,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
拼音

赏析

此曲为酒别离曲,写得极为真挚感人。曲家将现今之离别同别后的感受结合起来写,虚实相间,极富韵味。《古今词话》、《词苑萃编》等都注云:“传唱一时,脍炙人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常引:词牌名,又名“太清引”“腊前梅”。
  • 饯斋参议:指为参议官饯行。
  • 阳关:古关名,泛指离别之地。
  • 雕鞍:指装饰华丽的马鞍,这里代指马。
  • 兀谁:谁。
  • 蛾眉远山:形容女子眉毛细长如远山。
  • 杜宇:即杜鹃鸟,其叫声常被用来象征离别。

翻译

老朋友送我离开阳关。没有办法留住即将远行的马。自古以来,别离总是让人感到难过。谁会画那如远山般细长的眉毛呢?

一杯别离的酒,一声杜鹃的啼鸣,寂寞中又见春天即将结束。明月照耀在小楼之间。这是第一个夜晚,我在这里弹奏着相思的泪。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相思之苦。通过“阳关”“雕鞍”等意象,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而“蛾眉远山”则暗喻了女子的美丽与离愁。词中“一声杜宇,寂寞又春残”巧妙地以杜鹃的啼声和春残的景象,加深了离别的哀愁。结尾的“第一夜、相思泪弹”更是直抒胸臆,将相思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刘燕哥

刘燕哥

元人,妓女。善歌舞。齐参议还山东,燕歌赋《太常引》以饯,辞极凄婉,脍炙人口。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