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学渊韵

蹇劣非世器,固应知者稀。 遗纷憩灵馆,聊以慰所怀。 芳声契夙仰,良觏副幽期。 逍遥对疏雨,山瓢时共持。 兰言发孤唱,酬章愧典彝。 促席情未慊,结轸念当离。 心知非远别,终系故人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蹇劣(jiǎn liè):笨拙,不灵活。
  • 遗纷:远离纷扰。
  • 灵馆:指清静的居所。
  • 契夙仰:符合长久以来的仰慕。
  • 良觏(liáng gòu):美好的相遇。
  • 幽期:隐秘的约定。
  • 山瓢(shān piáo):山中的瓢,指简朴的饮具。
  • 兰言:美好的言辞。
  • 孤唱:独自吟唱。
  • 酬章:应答的诗章。
  • 典彝(diǎn yí):古代的礼器,这里指规范或典范。
  • 促席:靠近坐席,指亲密的交谈。
  • 情未慊(qíng wèi qiè):情感尚未满足。
  • 结轸(jié zhěn):心情沉重。
  • 心知:心里明白。
  • 终系:终究牵挂。
  • 故人思:对老朋友的思念。

翻译

我笨拙不灵活,不是世间的人才,自然知道的人很少。远离纷扰,在清静的居所中休息,以此来安慰自己的心灵。美好的名声符合我长久以来的仰慕,美好的相遇符合我们隐秘的约定。自由自在地面对稀疏的雨,山中的瓢时常共同持有。美好的言辞引发了独自的吟唱,应答的诗章使我感到羞愧,不如典范。靠近坐席,情感尚未满足,心情沉重,想到即将离别。心里明白这不是远别,但终究牵挂着老朋友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笨拙不适应世俗的自我认知,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蹇劣非世器”一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的自我评价。随后通过对“灵馆”、“芳声”、“良觏”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期待。诗的结尾,通过“心知非远别,终系故人思”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刘永之

元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