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西泰和南征作
趸锋摇,螳臂振,旧盟寒。恃洞庭、彭蠡狂澜。天兵小试,百蹄一饮楚江干。捷书飞上九重天。春满长安。
舜山川,周礼乐,唐日月,汉衣冠。洗五州、妖气关山。已平全蜀,风行何用一泥丸。有人传喜,日边路、都护先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趸锋摇:形容军队集结,准备行动。趸(dǔn),聚集。
- 螳臂振:比喻力量微弱,自不量力。
- 旧盟寒:指旧日的盟约已经失效或不再被重视。
- 恃:依赖,依靠。
- 洞庭、彭蠡:均为中国古代著名湖泊,此处指代广阔的水域。
- 天兵:指皇帝的军队,即元朝的军队。
- 小试:稍微尝试,此处指初步的军事行动。
- 百蹄一饮楚江干:形容军队迅速渡过楚江,蹄声如一,气势磅礴。
- 九重天: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即朝廷。
- 舜山川、周礼乐、唐日月、汉衣冠: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舜、周、唐、汉四个朝代,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 洗五州:指平定或净化五州之地。
- 妖气关山:比喻叛乱或不祥之气。
- 全蜀:指四川地区。
- 风行:迅速传播或执行。
- 泥丸: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日边路:指靠近皇帝的地方,即朝廷。
- 都护:古代官职,此处指高级军事指挥官。
翻译
军队集结,准备行动,力量微弱却自不量力,旧日的盟约已不再被重视。依赖着洞庭湖和彭蠡湖的广阔水域,狂澜汹涌。皇帝的军队稍微尝试,便迅速渡过楚江,蹄声如一,气势磅礴。捷报飞快传到皇帝所在的朝廷,春天的气息充满了长安城。
舜的山川,周的礼乐,唐的日月,汉的衣冠,这些都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平定了五州之地,净化了叛乱或不祥之气。已经完全平定了四川地区,迅速传播或执行的命令何须依赖微不足道的事物。有人传来喜讯,朝廷的高级军事指挥官已经先行返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朝军队南征的壮丽场景,通过对比“趸锋摇,螳臂振”与“天兵小试,百蹄一饮楚江干”的气势,突出了元军的强大与迅速。诗中“捷书飞上九重天,春满长安”一句,既表现了战报的迅速传递,也寓意着战事的胜利给长安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后半部分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强调了平定叛乱、恢复秩序的重要性,并以“都护先还”作为结尾,传达了胜利的喜悦和将领的荣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歌的雄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