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原调作灵寿杖

灵寿一枝,瘦同鹤胫。肌轻体赤幽人称。住行坐卧不相离,穿云过水常随定。 豁散迷津,指回斜径。扶危助险通神圣。依时搅拨虎龙争,尖挑日月乾坤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寿杖:一种用灵寿木制成的手杖,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 鹤胫:形容灵寿杖细长,如同鹤的腿。
  • 幽人:隐士,指隐居的人。
  • 穿云过水:形容灵寿杖伴随主人行走于各种环境。
  • 豁散迷津:指灵寿杖能帮助人走出迷茫,找到正确的方向。
  • 指回斜径:引导人回到正确的道路。
  • 扶危助险:在危险时提供帮助。
  • 虎龙争:比喻激烈的斗争。
  • 尖挑日月:形容灵寿杖的尖端挑动日月,象征其力量之大。
  • 乾坤莹:乾坤指天地,莹指明亮,这里形容灵寿杖能够照亮天地。

翻译

灵寿杖一枝,细长如同鹤腿,轻盈赤红,深得隐士喜爱。无论是行走坐卧,它都紧紧相随,穿云过水,常伴左右。

它能驱散迷茫,指引回归正途,在危难时刻提供援助,显得神圣无比。它依时搅动虎龙之争,尖端挑动日月,让天地明亮。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灵寿杖的神奇与重要。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灵寿杖细长、轻盈、赤红的外观,以及它在主人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同时,强调了灵寿杖在指引方向、提供帮助方面的神奇作用,将其比作能够搅动天地、日月争辉的神器,体现了对灵寿杖的极高赞誉。

刘志渊

金道士。万泉人,字海南,号元冲子。童时不作嬉戏,事亲至孝。慕仙学道,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金末兵乱,避于绵山。卒年七十九。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