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弩村居遣兴

高巾阔领深村住。不识我、唤作伧父。掩白沙、翠竹柴门,听彻秋来夜雨。 闲将得失思量,往事水流东去。便直交、画却凌烟,甚是功名了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黑漆弩:一种曲牌名。
  • 高巾阔领:指戴着高高的头巾,穿着宽大的衣领,形容隐居者的装束。
  • 深村:偏远的村落。
  • 伧父:粗野的人,这里指村民。
  • 白沙:白色的沙石。
  • 翠竹:绿色的竹子。
  • 柴门: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 :透,这里指听得清楚。
  • 水流东去:比喻往事如水流一般逝去。
  • 直交:直接。
  • 画却凌烟:在凌烟阁上画像,古代功臣的荣誉。
  • 甚是:非常,极为。
  • 了处:终结,终点。

翻译

我住在偏远的村落,戴着高高的头巾,穿着宽大的衣领。村民们不认识我,把我称作粗野的人。我关上那扇用白沙和翠竹装饰的简陋柴门,静静地听着秋夜的雨声。

闲暇之余,我思考着人生的得失,往事如同东流的河水一去不复返。我甚至想,如果能直接在凌烟阁上留下画像,那是否就是功名的终极归宿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偏远村落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外界的误解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诗中“高巾阔领”与“伧父”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隐者的超脱与村民的无知。后半部分通过对往事的反思和对功名的质疑,进一步强化了隐者对世俗价值观的疏离感,体现了元代文人特有的隐逸情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刘敏中

刘敏中

元济南章丘人,字端甫,号中庵。世祖时由中书掾擢兵部主事,拜监察御史。劾权臣桑哥,不报,辞归。起为御史台都事。成宗大德中,历集贤学士,商议中书省事,上疏陈十事。武宗立,召至上京,庶政多所更定。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文简。平生义不茍进,进必有所匡救。为文辞理备辞明。有《平宋录》、《中庵集》。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