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清夜哦诗对月明。诗魂偏向月边清。欲成小梦还惊破,无柰洋河聒枕声。 红日晓,碧天晴。风沙扑面过鸡鸣。漯阳川里鱼龙混,四海青山拱一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é):吟咏。
  • 诗魂:诗人的灵感或诗意。
  • 洋河:河流名,此处指河水的声音。
  • (guō):吵闹。
  • 漯阳川:地名,可能指河流或地区。
  • 鱼龙混:比喻好坏混杂,或指混乱无序的状态。
  • :环绕。

翻译

在清冷的夜晚吟咏诗歌,对着明亮的月光。诗人的灵感似乎也随着月光变得清澈。想要进入梦乡,却又被河水声惊醒,无法实现。

红日初升,天已破晓,碧空如洗。风沙扑面而来,伴随着鸡鸣声。在漯阳川里,鱼龙混杂,一片混乱。而四周的青山环绕着一座城,形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至清晨的转变,通过对比夜晚的静谧与清晨的喧嚣,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环境的变迁。诗中“诗魂偏向月边清”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在月光下创作时的灵感与心境。后文通过“洋河聒枕声”、“风沙扑面过鸡鸣”等生动描绘,传达了清晨的喧嚣与忙碌。结尾的“四海青山拱一城”则以宁静的画面收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刘秉忠

刘秉忠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易》及邵雍《皇极经世》。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中统五年,还俗改名,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建议以燕京为首都,改国号为大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一代成宪,皆自秉忠发之。卒谥文正。有《藏春集》。 ► 140篇诗文

刘秉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