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汉朝宗:指长江和汉水,这里比喻重要的地理位置。
- 擎天:支撑天空,形容树高大。
- 碧璘珣:形容树色碧绿,光彩夺目。
- 乾坤:天地。
- 鬼物:指神秘莫测的事物。
- 风致:风韵,指景色的美。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诗人。
- 卜邻:选择邻居,这里指希望与陶渊明为邻。
翻译
长江与汉水交汇之处,是第一重要的门户,那里有一棵支撑天空的古老大树,碧绿而光彩夺目。 天地间设置这样的景致难道没有深意吗? 那些神秘莫测的事物因此而显得更加神奇。 湖山之间的一曲,经历了多少劫难? 千年的美景又属于何人所有? 陶渊明已经老去,他的祠堂依旧存在,我希望有一天能归来,与他为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汉交汇处的壮丽景色,通过“擎天老树”和“碧璘珣”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美丽。诗中“乾坤设此宁无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造化的赞叹与思考。后文通过对陶渊明的提及,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前贤的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
刘鹗的其他作品
- 《 雪作,萧同可有诗,次韵 》 —— [ 元 ] 刘鹗
- 《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十 》 —— [ 元 ] 刘鹗
- 《 月夜 》 —— [ 元 ] 刘鹗
- 《 九日,以公事随官曹之西山新寺,与宋良卿遍游诸寺 》 —— [ 元 ] 刘鹗
- 《 偶题 》 —— [ 元 ] 刘鹗
- 《 舟次苏渡,南望诸山怪状,谩成 》 —— [ 元 ] 刘鹗
- 《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 》 —— [ 元 ] 刘鹗
- 《 新春记实二首 》 —— [ 元 ] 刘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