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二首

· 刘因
智脱暴秦网,义动英主颜。须眉不得见,犹思见南山。 每当西去鸿,目极天际还。马迁歌采薇,托名夷齐閒。 孰谓《紫芝曲》,能形此心閒。鄙哉山林槁,抟也或可班。 安得六黄鹄,五老相追攀。一笑三千古,浩荡观人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皓:指秦末隐居商山的四位隐士,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
  • 刘因:元代诗人。
  • 暴秦:指秦朝,因其残暴统治而得名。
  • 英主:指汉高祖刘邦。
  • 南山:指商山,四皓隐居之地。
  • 西去鸿:比喻四皓隐居西去。
  • 马迁:指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 采薇:《诗经》中的一篇,司马迁在《史记》中引用此篇歌颂伯夷、叔齐的节操。
  • 夷齐:指伯夷、叔齐,商朝末年两位隐士,以不食周粟而闻名。
  • 紫芝曲:传说中四皓所作的歌曲。
  • 山林槁:指隐居山林的枯槁生活。
  • :指传说中的仙人。
  • 六黄鹄:传说中的神鸟,比喻高洁的人物。
  • 五老:指五位古代的贤人。
  • 三千古:指历史悠久。
  • 人寰:人间世界。

翻译

他们的智慧使他们逃脱了暴秦的网罗,他们的义气感动了英明的君主。虽然他们的面容已不可见,但心中仍思念着南山。每当看到西去的鸿雁,他们的目光总是追随着直到天际。司马迁在《史记》中歌颂采薇,借以表达对伯夷、叔齐的敬仰。谁说《紫芝曲》不能表达他们心中的宁静?可鄙的是那些隐居山林的枯槁生活,即使是传说中的仙人抟也或许可以与之相比。真希望能有六只黄鹄,与五位贤人一起追随着。一笑之间,纵观三千年的历史,浩浩荡荡地观察人间世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四皓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英雄的敬仰。诗中,“智脱暴秦网,义动英主颜”描绘了四皓的智慧和义气,而“须眉不得见,犹思见南山”则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后文通过对司马迁、伯夷、叔齐等历史人物的提及,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高尚节操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刘因

刘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梦吉,初名骃,字梦骥,号静修。学宗程朱,而兼采陆九渊之说。家居教授,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学行荐于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辞归。有《静修文集》。 ► 281篇诗文

刘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