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初度辱亲友刘卢南惠诗依韵答之

憔悴还乡一病翁,雪窗晴透校参同。 庚寅俛诵湘累语,甲子长怀晋士风。 尘暗衣冠情索莫,眼青骨肉谊深崇。 新吟多谢耆年颂,晚节终惭老圃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憔悴 (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校参同:校对参同契,一种道教经典。
  • 庚寅: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俛诵 (fǔ sòng):低头诵读。
  • 湘累:指屈原,因其投湘水而死,故称。
  • 甲子: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晋士风:指晋代文人的风范。
  • 索莫 (suǒ mò):消沉,寂寥。
  • 眼青:指眼睛明亮,比喻精神状态好。
  • 骨肉:比喻亲人。
  • 耆年 (qí nián):老年人。
  • 晚节:晚年时的节操。
  • 老圃 (lǎo pǔ):老园丁,比喻老而有德的人。

翻译

我这憔悴的还乡老人,在雪窗下校对道教经典,心情渐渐明朗。在庚寅年,我低头诵读屈原的诗句,甲子年时,我长久怀念晋代文人的风范。我的衣冠虽已尘封,情感显得消沉,但亲人的关怀让我精神焕发,情谊深厚。感谢您这位长者的新诗赞颂,我晚年虽有节操,但终究愧对老而有德的园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晚年还乡后的感慨与自省。诗中,“憔悴还乡一病翁”描绘了诗人晚年的身体状况,而“雪窗晴透校参同”则展现了他的精神追求。通过对屈原和晋代文人的怀念,诗人表达了对高尚情操的向往。末句“晚节终惭老圃容”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晚年节操的自我反省,以及对长者的敬重和谦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生感悟。

周霆震

周霆震

霆震,字亨远,吉州安成人。以先世居石门田西,故又号石田子。初云生于前至元之季,宋之先辈遗老尚在,执经考业,遍于诸公之庐。若王梅边、彭鲁斋、龙麟洲、赵青山诸公皆器重之。科举行,再试不利,乃杜门授经,专意古文辞,尤为申斋、桂隐二刘所识赏。晚遭至正之乱,东西奔走,作为诗歌,多哀怨之音。明洪武十二年卒,时年八十有八矣,门人私谥曰清节先生。庐陵晏壁葺其遗稿曰《石初集》。老友梅间张瑩称其沈著痛快,慷慨抑扬,非勉强步骤者所能及。近时诗文一变,蹈袭梁、隋,以夸淫靡丽为工,纤弱妍媚为巧,是皆先生之罪人。石初之序梅间也,亦曰近时谈者,糠秕前闻,或冠以虞邵庵之序而名唐音,有所谓「始音」、「正始」、「遗响」者。孟郊、贾岛、姚合、李贺诸家,悉在所黜。或托范德机之名选少陵集,止取三百十一篇,以求合于夫子删诗之数。承讹踵谬,转相迷惑而不自知。盖石初天性介特,其持论之严,固非时好之所能易也。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