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庵傅学士归田里

燕台同看雪花天,别后音书雁不传。 紫阁笑谈为职长,彤闱朝谒在班前。 挥毫屡扫三千字,把酒时呼十四弦。 闻已挂冠归故里,尚方宣赐钞成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台:指燕京,即今北京。
  • 紫阁:古代对朝廷或皇宫的雅称。
  • 彤闱:红色的宫门,代指皇宫。
  • 把酒:举杯饮酒。
  • 十四弦:指十四弦的乐器,如古筝。
  • 挂冠:指辞官归隐。
  • 尚方:古代官署名,负责制作和供应皇室用物。
  • 宣赐:皇帝的赏赐。
  • :这里指纸币。

翻译

在燕京一同观赏雪花飘落的天空,离别后音信全无,如同雁儿不再传递书信。 在紫阁中笑谈风生,担任职务之长,清晨在彤红的宫门前朝见皇帝。 挥毫泼墨,屡次写下三千字的文章,举杯饮酒时,不时呼唤弹奏十四弦的乐声。 听说你已经辞去官职,回归故里,而皇帝的赏赐,那些纸币已经装满了船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其友人傅学士在燕京的共同经历及别后的思念。诗中通过“燕台同看雪花天”和“别后音书雁不传”展现了两人深厚的情谊和离别后的无奈。后联则通过“紫阁笑谈”、“彤闱朝谒”等描绘了傅学士在朝中的显赫地位,而“挥毫屡扫三千字”和“把酒时呼十四弦”则生动表现了其文采飞扬和风雅生活。最后,“闻已挂冠归故里”和“尚方宣赐钞成船”则体现了傅学士辞官归隐的决心和皇帝对其的厚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归隐生活的祝福。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