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叔明仿董北苑风雨萧寺图
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
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
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寺。
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
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
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
重茅惜被卷,破屋家所寄。
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
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
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
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
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
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
想见晚来晴,云净山横翠。
始信霎时间,真宰特相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顷刻:[qǐng kè] 极短的时间。
- 偃地:[yǎn dì] 倒伏在地。
- 衲衣:[nà yī] 僧衣。
- 仓皇:[cāng huáng] 匆忙慌张。
- 亟:[jí] 急迫。
- 瓮:[wèng] 一种陶制的容器。
- 篙:[gāo] 撑船用的长杆。
- 真宰:[zhēn zǎi] 指天,古人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
翻译
墨色的云朵簇拥着高山,转眼间风雨便至。 突然间,海潮般的声音响起,草木纷纷倒伏在地。 旷野上行人稀少,只有山僧独自归向寺庙。 僧衣被雨水沾湿,急切地敲打着门户。 前村的村民匆忙上屋顶,多么急迫。 一名婢女已抱着瓮,另一名妇女则拿着容器。 重重的茅草被风卷走,破屋是家的寄托。 戴着斗笠的渔夫,弯曲双臂整理渔网。 老翁似乎在望家,担着物品始终不放弃。 陆地上行走尚且危险,水上行舟难道就不怕吗? 前方的溪流风雨交加,竹篙折断,水流急速。 行路的人应当早些归家,居住的人也应有所准备。 北苑画了这幅图,黄鹤师从其意。 想象晚来天气转晴,云散山峦横翠。 这才相信,霎那间的风雨,是天意在特别相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山村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互动。诗中,“墨云拥高山”与“顷刻风雨至”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后文通过不同人物的描绘,如山僧、村民、渔夫等,展现了人们在风雨中的不同反应和生存状态,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坚韧。结尾处,诗人通过对北苑画意的赞赏,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