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重到扬州十载馀,画桥雨过月模糊。 后皇庙里花何在,炀帝堤边柳亦枯。 陂麦青青嘶乱马,城芜冉冉落群乌。 人生聚散愁无尽,且小停鞭向酒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到扬州十载馀(chóng dào yáng zhōu shí zǎi yú):再次来到扬州已经超过十年。
  • 画桥雨过月模糊:雨后的月光照在画桥上,显得朦胧不清。
  • 后皇庙:指扬州的一座庙宇。
  • 炀帝堤:指隋炀帝在扬州修建的堤岸。
  • 陂麦青青嘶乱马(bēi mài qīng qīng sī luàn mǎ):田野里的麦子青青,马儿嘶鸣。
  • 城芜冉冉落群乌(chéng wú rǎn rǎn luò qún wū):城中的荒草丛生,乌鸦成群地落下。
  • 人生聚散愁无尽:人生中的相聚与分离总是带来无尽的忧愁。
  • 且小停鞭向酒垆:暂时停下马鞭,走向酒肆。

翻译

再次来到扬州已经超过十年,画桥上雨过后的月光朦胧不清。后皇庙里的花儿不知去向,隋炀帝堤边的柳树也已枯萎。田野里的麦子青青,马儿嘶鸣,城中的荒草丛生,乌鸦成群地落下。人生中的相聚与分离总是带来无尽的忧愁,暂时停下马鞭,走向酒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重游扬州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画桥雨过月模糊”一句,通过雨后月光的朦胧,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后皇庙与炀帝堤的对比,反映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陂麦与城芜的描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变迁来隐喻人生的无常。最后,诗人以“人生聚散愁无尽”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而“且小停鞭向酒垆”则透露出一种暂时的逃避与慰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