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世变长椎髻,时更短后衣。 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孙非。 树秃鸦争集,梁空燕自归。 断桥春已暮,无赖柳花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椎髻(cháng zhuī jì):古代一种发髻的样式,这里指代古代的服饰和风俗。
  • 短后衣:指当时流行的服饰,与古代的服饰相对。
  • 魏庭翁仲:指魏国的宫廷和贵族,翁仲是古代对贵族的尊称。
  • 唐殿子孙:指唐朝的皇室后代。
  • 无赖:这里指无聊、无趣。

翻译

世事变迁,人们的发髻样式和服饰也随之改变,从古代的长椎髻到现在的短后衣。魏国的宫廷贵族们,他们的哭泣声仿佛还在耳边;唐朝的皇室后代,如今已不再显赫。树木稀疏,乌鸦争相聚集;梁上的燕子,独自归来。断桥边的春天已经接近尾声,无聊的柳絮随风飘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服饰变迁的描写,反映了时代的更迭和历史的沧桑。诗中“魏庭翁仲泣,唐殿子孙非”一句,深刻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落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对逝去春光的无奈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汪元量

宋临安钱塘人,字大有,号水云子。度宗咸淳间进士。以善琴供奉内廷。宋亡,随北去。后为道士南归,往来匡庐、彭蠡间,踪迹莫测。为诗慷慨有气节,多纪国亡北徙事,后人推为“诗史”。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