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谷

归墟谷在渤海东,八纮之水注其中。 不盈不缩浩无际,吞吐日月涵空濛。 灵鳌于此负山出,上有缥缈金银宫。 人间相去几万里,弱水满眼多回风。 琴高来时踏赤鲤,少灵归来乘白鸿。 秦皇到老不得渡,嗟我欲往将焉从。 子房有孙海谷子,告我有路非难通。 只随云气相上下,与子共谒扶桑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归墟谷:传说中位于渤海东部的神秘谷地,被认为是众水汇聚之地。
  • 八纮之水:指四面八方的水流。
  • 吞吐日月:形容谷地广阔,能容纳日月。
  • 涵空濛:包含着朦胧的天空。
  • 灵鳌:传说中的神龟。
  • 缥缈:形容遥远而模糊不清。
  • 金银宫:指神仙居住的华丽宫殿。
  • 弱水:传说中的一种水,人无法渡过。
  • 回风:旋风。
  • 琴高:传说中的仙人。
  • 赤鲤:红色的鲤鱼,常用于仙人骑乘的象征。
  • 少灵:可能是指另一位仙人。
  • 白鸿:白色的鸿雁,也是仙人骑乘的象征。
  • 扶桑公:传说中的仙人或神祇。

翻译

归墟谷位于渤海的东边,四面八方的水流汇聚于此。这里既不盈满也不枯竭,广阔无垠,仿佛能吞吐日月,包含着朦胧的天空。传说中的神龟在这里背负着山峰,山顶上有遥远而模糊的金银宫殿。人间与此相隔万里,满眼都是无法渡过的弱水和旋风。仙人琴高来时踏着红色的鲤鱼,另一位仙人少灵归来时乘坐白色的鸿雁。秦始皇到老也无法渡过这片水域,我叹息着,想要前往又该如何是好。子房的孙子海谷子告诉我,通往那里的路其实并不难。只需随着云气上下起伏,与你一同去拜见扶桑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世界,通过对归墟谷的描绘,展现了其神秘和遥不可及的特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如灵鳌、金银宫、弱水等,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诗人通过对仙人琴高和少灵的描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渴望。最后,通过海谷子的指引,诗人似乎找到了通往仙境的路径,展现了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七年,进《孝经图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辞职南归,途中病逝同州(陕西大荔),享年六十六岁。与杨维桢并称“杨李”。笃志复古,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