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虚歌

为仙为佛与为儒,三教单传一个虚。 亘古亘今超越者,悉由虚里做工夫。 学仙虚静为丹旨,学佛潜虚禅已矣。 扣予学圣事如何,虚中无我明天理。 道体虚空妙莫穷,乾坤虚运气圆融。 阴阳造化虚推荡,人若潜虚尽变通。 还丹妙在虚无谷,下手致虚守静笃。 虚极又虚元气凝,静中又静阳来复。 虚心实腹道之基,不昧虚灵采药时。 虚己应机真日用,太虚同体丈夫儿。 采铅虚静无作为,进火以虚为橐籥。 抽添加减总由虚,粉碎虚空成大觉。 究竟道冲而用之,解纷剉锐要兼持。 和光混俗忘人我,象帝之先只自知。 无画以前焉有卦,乾乾非上坤非下。 中间一点至虚灵,八面玲珑无缝罅。 四边固密剔浑沦,个是中虚玄牝门。 若向不虚虚内用,自然阖辟应乾坤。 玄牝门开功则极,神从此出从此入。 出出入入复还虚,平地一声春霹雳。 霹雳震时天地开,虚中迸出一轮来。 圆陀陀地光明大,无欠无馀照竹斋。 竹斋主人大奇特,细把将来应时物。 虚里安神虚里行,发言阐露虚消息。 虚至无虚绝百非,潜虚天地悉皆归。 虚心直节青青竹,个是炼虚第一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亘古亘今 (gèn gǔ gèn jīn):从古至今,贯穿历史。
  • 潜虚:深入虚无,指修炼心性,达到无我之境。
  • 橐籥 (tuó yuè):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
  • 剉锐 (cuò ruì):削平锋芒,指消除锐气。
  • 阖辟 (hé pì):关闭和开启,指宇宙的运行规律。
  • 玄牝 (xuán pìn):道家指衍生万物的本源,比喻道。
  • 霹雳 (pī lì):雷声,比喻突然的重大变化。
  • 圆陀陀 (yuán tuó tuó):形容圆满无缺。
  • 阐露 (chǎn lù):阐明并揭示。

翻译

无论是修仙、修佛还是修儒,三教都只传承了一个“虚”字。 从古至今,那些超越常人的人,都是从“虚”中下功夫。 学仙的人以虚静为炼丹的要旨,学佛的人则潜心于虚无的禅定。 问我学圣人之道如何,就是在虚无中领悟无我之境,明白天理。 道的本质虚空而玄妙无穷,天地间的气运圆融于虚空之中。 阴阳的造化在虚空中推动,人若能潜心于虚无,便能通达变通。 还丹的妙处在于虚无之谷,修炼时需保持虚静和专注。 当虚无达到极致,元气便会凝聚,静中再静,阳气便会复苏。 虚心实腹是道的基础,不蒙昧虚灵是采药的时机。 虚己应机是日常的真谛,与太虚同体是真正的男子汉。 采铅时保持虚静,无为而治,进火时以虚为风箱。 抽添加减都依赖于虚,粉碎虚空以成就大觉悟。 最终道冲而用之,解除纷争,削平锋芒,同时保持。 和光同尘,混俗忘我,超越形象和先天的自我认知。 在无画之前何来卦象,乾坤非上非下。 中间一点至虚灵,八面玲珑无缝隙。 四周固密剔除浑沦,这就是中虚的玄牝门。 若在不虚中运用虚,自然会顺应乾坤的阖辟。 玄牝门开启功成,神从此出入。 出入之后又回归虚无,平地一声春雷。 雷声震开天地,虚中迸出一轮光明。 圆润光明,无缺无余,照亮竹斋。 竹斋的主人非同寻常,细看应是时物。 在虚中安神行事,阐明并揭示虚的消息。 虚至无虚,绝百非,潜虚天地皆归。 虚心直节的青竹,这是炼虚的第一要诀。

赏析

这首《炼虚歌》深刻阐述了道家修炼的核心理念——“虚”。作者李道纯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虚”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展现了其在修炼中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诗中不仅融合了道、佛、儒三教的思想,还强调了“虚”在个人修炼、宇宙运行中的作用。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哲学思想,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和谐、内心宁静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