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寻僧不遇

数歇度烟水,渐非尘俗间。 泉声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几回雪,竹房犹闭关。 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数歇:几次停歇。
  • 尘俗:尘世,世俗。
  • 双树:指佛教中的菩提树,也称双林,此处可能指僧侣。
  • 云闲:云的悠闲,比喻隐居或超脱尘世的生活。

翻译

几次停歇,穿越烟水,渐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泉水的声音流入秋日的寺庙,月色洒满了寒冷的山峦。 石路上积了几回雪,竹房依旧紧闭着门扉。 不知道那位在双树下的僧侣,现在何处与云共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夜寻僧不遇的静谧画面。诗中,“数歇度烟水”与“泉声入秋寺”等句,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末句“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隐逸生活的无限遐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于武陵

于武陵

唐末五代时京兆杜陵人,名邺,以字行。唐宣宗大中时,举进士不第。往来商洛、巴蜀间。尝卖卜于市,隐居自适。后欲卜居潇湘,未果。一说唐末登进士第,五代时仕后唐,曾任都官员外郎、工部郎中。后唐明宗天成三年自缢卒。工诗,尤善五律。有集。 ► 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