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宫

细草侵阶乱碧鲜,宫门深锁绿杨天。 珠帘欲捲抬秋水,罗幌微开动冷烟。 风引漏声过枕上,月移花影到窗前。 独挑残烛魂堪断,却恨青蛾误少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信宫:汉代宫殿名,此处泛指宫廷。
  • 碧鲜:形容草色鲜绿。
  • 珠帘:用珍珠串成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
  • 秋水:比喻清澈的眼波。
  • 罗幌:用罗纱制成的帐幔。
  • 冷烟:指轻烟,形容烟雾的稀薄和冷清。
  • 漏声:古代计时器滴水的声音。
  • 月移花影:月亮移动,花影也随之变化,形容夜晚的静谧和美丽。
  • 残烛:快要燃尽的蜡烛。
  • 青蛾: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的眉毛,此处代指女子。

翻译

细小的草叶侵占了石阶,一片碧绿鲜亮,宫门紧锁,绿杨树荫遮蔽了天空。 华美的珠帘想要卷起,仿佛要抬起那清澈的眼波,罗纱帐幔微微开启,轻烟随之飘动。 风带着漏声轻轻掠过枕边,月光移动,花影也随之映到窗前。 独自挑着快要燃尽的蜡烛,心中感到无比的断魂,却悔恨那美丽的女子误了我的青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宫廷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深宫中的孤寂与哀愁。诗中“细草侵阶”、“宫门深锁”等描绘了宫廷的幽闭与荒凉,“珠帘欲捲”、“罗幌微开”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期待与无奈。后两句“风引漏声”、“月移花影”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映衬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结尾的“独挑残烛”、“却恨青蛾误少年”更是深刻地抒发了对逝去青春的悔恨与哀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独特魅力。

无名氏

唐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