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道

浮世若浮云,千回故复新。 旋添青草冢,更有白头人。 岁暮容将老,雪晴山欲春。 行行车与马,不尽洛阳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世:指人世间的繁华与变迁,比喻世事无常,如同浮云一般。
  • 千回:多次,形容变化频繁。
  • 故复新:旧的去了,新的又来,形容世事更迭不息。
  • 旋添:随即增加。
  • 青草冢:长满青草的坟墓,指新近去世的人的墓地。
  • 白头人:指年老的人。
  • 岁暮:年底,比喻晚年。
  • 容将老:容颜即将老去。
  • 雪晴:雪后放晴。
  • 山欲春:山中景象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行行车与马:形容道路上车辆和马匹络绎不绝。
  • 不尽洛阳尘:洛阳的尘土无穷无尽,比喻洛阳的繁华和喧嚣不断。

翻译

人世间的繁华如同浮云一般,千变万化,旧的去了新的又来。 新坟上青草旋即生长,而白发的老人也日渐增多。 岁月将尽,容颜即将老去,雪后放晴,山中景象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道路上车辆和马匹络绎不绝,洛阳的繁华和喧嚣似乎永无止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人世的无常与自然的恒常,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浮世若浮云”一句,巧妙地以浮云比喻人世的变幻无常,而“旋添青草冢,更有白头人”则进一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生命循环不息的希望和对未来春天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于武陵

于武陵

唐末五代时京兆杜陵人,名邺,以字行。唐宣宗大中时,举进士不第。往来商洛、巴蜀间。尝卖卜于市,隐居自适。后欲卜居潇湘,未果。一说唐末登进士第,五代时仕后唐,曾任都官员外郎、工部郎中。后唐明宗天成三年自缢卒。工诗,尤善五律。有集。 ► 49篇诗文

于武陵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