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响林并答王录事
半生欲归心,识路如老马。
童子发已华,往梦肄宵雅。
家园故京口,阿蒙久城下。
山云横五州,先垄暗松槚。
宿昔风雨多,捲我茅一把。
相携记父兄,独恨辞里社。
犹馀耆旧人,既远不我舍。
我生堕奇蹇,知我晚逾寡。
裀溷偶飞花,身世剧飘瓦。
造物奚以为,为是区区者。
诗从响林来,氛尘顿清洒。
何时杖屦撰,纵观大江泻。
倚歌发出狂,态度直草野。
晤言谁复同,笔意浩难写。
但忧参军诃,不饮面为赭。
喧喧东郊斗,面面西凉假。
卑湿类长沙,偏仄住颠厦。
愿从祥麟郊,与辨白鱼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肄 (yì):学习,练习。
- 阿蒙:指吴国名将吕蒙,此处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同乡。
- 垄 (lǒng):田埂,这里指坟墓。
- 松槚 (sōng jiǎ):松树和槚树,常植于墓地。
- 裀溷 (yīn hùn):混乱,混杂。
- 剧 (jù):非常,极其。
- 飘瓦:比喻身世飘零,无依无靠。
- 造物:指天,自然界的主宰。
- 奚以为:为何如此。
- 氛尘: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杖屦 (zhàng jù):手杖和鞋子,指行走。
- 撰 (zhuàn):选择,挑选。
- 倚歌:随着歌声。
- 晤言:面对面的交谈。
- 诃 (hē):责备,呵斥。
- 赭 (zhě):红色,这里指因羞愧而脸红。
- 假 (jiǎ):借,这里指模仿。
- 卑湿:低洼潮湿。
- 颠厦:摇摇欲坠的房屋。
- 祥麟: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 白鱼鲊 (bái yú zhǎ):腌制的白鱼。
翻译
半生渴望归乡,识路如同老马。 童子头发已斑白,往昔的梦想在夜深人静时练习。 家园在故京口,阿蒙久居城下。 山云横亘五州,祖先的坟墓在松槚之间暗淡。 往昔风雨多,卷起茅草一把。 相携记得父兄,独恨辞别乡里。 还有老朋友,虽远却不舍我。 我生来命运多舛,知道我的人越来越少。 混乱中偶有飞花,身世极其飘零。 造物为何如此,为了这区区小事。 诗从响林传来,尘土顿时清洒。 何时能拄杖行走,纵观大江奔泻。 随着歌声发出狂放,态度直率如草野。 面对面的交谈谁能同感,笔意浩大难以书写。 只忧参军责备,不饮面红耳赤。 东郊喧闹斗酒,西凉面面模仿。 低洼潮湿如长沙,住在摇摇欲坠的房屋。 愿随祥麟出游,与之辩论白鱼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诗中,“半生欲归心,识路如老马”展现了作者对归乡的渴望,而“童子发已华,往梦肄宵雅”则反映了对年轻时梦想的怀念。诗中多次提及家乡和故人,如“家园故京口”和“犹馀耆旧人”,流露出对家乡和亲友的眷恋。末段则通过“何时杖屦撰,纵观大江泻”等句,表达了对自由行走和放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逃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龚璛
璛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璛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与其弟理刻苦于学。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宪使徐琰辟置幕中,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当事者交章荐,宜在馆阁,不报。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簿,改宜春丞,岁馀乞休,遂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卒。其所作诗曰《存悔斋稿》,明朱性甫录补遗十七首,出自荻溪王氏所藏。子敬少时,尝有咏史诗云:「文若纵存犹九锡,孔明虽死亦三分。」为一时所传诵,其序袁静春集云:通甫与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诸性情之正。其于持论如此。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