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泰宁途间一路海棠

· 陈普
万骑连接出襄国,诸姨撩乱上骊山。 道人不识红妆面,何事扶筇过此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骑:形容军队众多,骑兵浩荡。
  • 连接:接连不断。
  • 襄国:古代地名,这里指代广阔的国土。
  • 诸姨:指众多美丽的女子。
  • 撩乱:纷乱,形容女子们行动纷繁。
  • 骊山:山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古代常有宫廷活动。
  • 道人:修道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不识:不认识,不了解。
  • 红妆面:指女子化妆后的面容,泛指女子。
  • 何事:为何,为什么。
  • 扶筇:扶着拐杖,筇(qióng)是一种竹子,常用来制作拐杖。
  • 此山:这里指诗人所经过的山。

翻译

浩荡的骑兵接连不断地从广阔的国土出发,众多美丽的女子在骊山上行动纷繁。 我这个修道之人并不了解女子化妆后的面容,为何要扶着拐杖经过这座山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军队的浩荡与女子的纷繁,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诗人以道人的身份自居,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诗中的“不识红妆面”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超脱,也隐含了对世俗美的淡漠。最后一句“何事扶筇过此山”则带有自问自答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疑惑和对世俗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和对自然的向往。

陈普

陈普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 766篇诗文

陈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