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袁伯长待制凌德庸少监南翁待制诸公三绝句

待诏明延百有馀,一人释褐向江都。 诸生对策地奇语,由写何曾不喜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待诏:古代官名,指等待皇帝诏命的官员。
  • 明延:明亮的朝廷。
  • 百有馀:超过一百。
  • 释褐:脱去平民的粗布衣服,指开始做官。
  • 江都:地名,今江苏扬州。
  • 对策: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形式,考生需针对特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地奇语:指对策中的独特见解。
  • 何曾:何时。
  • 喜儒:喜爱儒家学说。

翻译

在明亮的朝廷中,等待诏命的官员超过一百人,只有一人脱去平民的粗布衣服,前往江都任职。在科举对策的场合,诸生们提出独特的见解,何时不是因为喜爱儒家学说而感到高兴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朝廷中官员的景象,通过对比众多待诏官员与那位脱颖而出的新官,突显了后者的非凡。诗中“释褐向江都”一句,既表达了新官的荣耀,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待。末句提及科举对策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儒家学说的推崇,以及对有识之士的赞赏。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时代风貌的深刻观察。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