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

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 已过惊蛰日,未听候虫声。 向晚飞蚊出,偏工傍耳鸣。 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帐:红色的帐幕,这里指华美的帐幕。
  • 檐牙:屋檐的边缘,形状像牙齿的部分。
  • 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通常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
  • 候虫:随季节变化,在特定时间出现的昆虫。
  • 向晚:傍晚时分。
  • 偏工:特别擅长。
  • 山灵:山中的神灵或精灵。
  • 穷士:贫穷的士人。
  • 邀喝:邀请喝酒。

翻译

华美的帐幕在虚堂中设置,屋檐的边缘突然倾泻下大雨。 虽然已经过了惊蛰的日子,却还未听到候虫的鸣叫。 傍晚时分,飞舞的蚊子出现,特别擅长在耳边嗡嗡作响。 山中的精灵似乎在戏弄贫穷的士人,邀请他在夜晚相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雨后的傍晚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神话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诗中“绛帐虚堂设,檐牙雨骤倾”以华美的帐幕和突如其来的大雨开篇,营造了一种既庄严又生动的氛围。后文通过“未听候虫声”和“偏工傍耳鸣”的对比,巧妙地表达了春天虽至但生机尚未完全复苏的微妙感受。结尾的“山灵戏穷士,邀喝夜相迎”则增添了一抹神秘和幽默,使全诗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游走,展现了元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