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麦女歌

垄雉飞,桑扈鸣,老蚕入簇茧欲成。原头腰镰者谁子,刈麦归家作饼饵。 心知栖亩有滞穗,恻恻忍收寡妇利。寡妇持筐衣蓝褛,终朝拾麦满筐筥。 儿啼妇悲灶无火,寒浆麦饭晡时取。岂不见贵家妾,岂不知娼家妇,绣丝系襦莲曳步。 银刀鲙鱼佐酒杯,狎坐酣歌愁日暮。拾麦女,拾麦女。 尔莫嗟,尔莫忧,人生赋命各有由。前年贵家妾,籍入为官婢。 今日娼家妇,年老为人弃。贫贱艰难且莫辞,毕竟荣华成底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垄雉(lǒng zhì):田间的小鸟。
  • 桑扈(sāng hù):桑树上的小鸟。
  • 簇(cù):蚕茧。
  • 原头:田野的尽头。
  • 腰镰(yāo lián):腰间挂着镰刀。
  • 饼饵(bǐng ěr):面食。
  • 栖亩(qī mǔ):田地。
  • 滞穗(zhì suì):遗留在田里的麦穗。
  • 恻恻(cè cè):悲伤的样子。
  • 蓝褛(lán lǚ):破旧的衣服。
  • 筐筥(kuāng jǔ):筐子和篮子。
  • 晡时(bū shí):傍晚时分。
  • 鲙鱼(kuài yú):切成细丝的鱼。
  • 狎坐(xiá zuò):亲近地坐在一起。
  • 赋命(fù mìng):命运。
  • 籍入(jí rù):被登记入册。
  • 底事(dǐ shì):何事,什么事。

翻译

田间的小鸟飞翔,桑树上的小鸟鸣叫,老蚕已经进入蚕茧即将成茧。田野尽头,腰间挂着镰刀的人是谁?他们收割麦子回家做面食。他们心里知道田里还有遗留的麦穗,不忍心收取寡妇的利益。寡妇穿着破旧的衣服,手持筐子,整天拾麦,筐子和篮子都装满了。她的孩子哭泣,妇人悲伤,灶里没有火,寒冷中取麦饭吃。难道看不见富贵人家的妾,难道不知道娼家的妇人,她们穿着绣花的衣服,莲步轻盈。她们用银刀切鱼丝佐酒,亲近地坐在一起,酣歌忧愁直到日暮。拾麦女,拾麦女,你不要叹息,不要忧愁,人生的命运各有不同。前年富贵人家的妾,被登记入册成为官婢。今日娼家的妇人,年老被人抛弃。贫穷艰难且不要推辞,毕竟荣华富贵又算得了什么?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拾麦女与贵家妾、娼家妇的生活,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生的无常。诗中,拾麦女的艰辛生活与贵家妾、娼家妇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同时,诗人通过贵家妾与娼家妇的命运变迁,表达了荣华富贵的虚幻与人生的无常。最后,诗人劝慰拾麦女不要叹息忧愁,因为人生的命运各有不同,贫穷艰难也许正是命运的安排。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马祖常

马祖常

元光州人,先祖为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劾奏丞相铁木迭儿十罪,帝黜罢之。累拜御史中丞,持宪务存大体。终枢密副使。卒谥文贞。文章宏赡精核,以秦汉为法,自成一家言。诗圆密清丽。尝预修《英宗实录》。有《石田文集》。 ► 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