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中诸友六首钱德钧

· 袁易
之子华簪裔,箪瓢祇晏如。 为郎应驻辇,延客愧无车。 早托襟期合,能容礼法疏。 一灯何日共? 料理读残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之子:这个人,指钱德钧。
  • 华簪裔:华美的簪子,比喻显贵的后代。
  • 箪瓢:古代用来盛饭食的器具,比喻简朴的生活。
  • 晏如:平静安逸的样子。
  • 为郎:做官。
  • 驻辇:停下车驾,指停留。
  • 延客:邀请客人。
  • 无车:没有车驾,指没有足够的条件。
  • 襟期:志向,抱负。
  • 礼法疏:对礼法的疏忽或不重视。
  • 料理:整理,处理。

翻译

这个人是显贵的后代,生活简朴却安逸自在。作为官员应该停留下来,邀请客人却因条件不足而感到愧疚。早年我们的志向相合,他能容忍我对礼法的不重视。何时我们能共用一盏灯,一起整理并阅读完那些未读完的书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钱德钧的深厚情谊和共同志趣的怀念。诗中,“华簪裔”与“箪瓢祇晏如”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钱德钧的高贵出身,又突出了他简朴的生活态度。后句通过“为郎应驻辇”与“延客愧无车”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官职与生活状况的关心。末句“一灯何日共?料理读残书”则深情地抒发了对与友人共度时光、共同学习的渴望,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学术追求。

袁易

元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