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次李景仪治书韵

杨仆船归百越平,捷书今喜出瓯宁。 秋高剑气冲南斗,天近纶音动北溟。 万里声名双鬓白,百年文物一毡青。 珠玑忽向三山落,谁复歌诗继鲁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杨仆:人名,此处指杨仆将军。
  • 百越: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
  • 瓯宁:地名,今属福建。
  • 南斗:星宿名,即南斗六星。
  • 纶音:帝王的诏令。
  • 北溟:即北海,古代传说中的大海。
  • 文物:指文化、文明的遗物。
  • 一毡青:指简陋的居所。
  • 珠玑:比喻优美的诗文或词藻。
  • 三山:神话中的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 鲁坰:指鲁国的郊外,泛指诗坛。

翻译

杨仆将军的船队归来,百越之地已经平定,捷报传来,令人欣喜地出自瓯宁。秋高气爽,剑气直冲南斗星宿,天近之处,帝王的诏令如同北海的波涛般激动人心。万里之外,声名远扬,使得双鬓斑白,百年间的文化遗物,却依旧在简陋的居所中留存。珠玑般的诗文忽然在三山之间飘落,谁又能继续歌颂诗篇,继承鲁国的诗坛传统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杨仆将军平定百越的胜利景象,通过“杨仆船归”和“捷书今喜出瓯宁”表达了喜悦之情。诗中运用“秋高剑气冲南斗”和“天近纶音动北溟”等壮阔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胜利的辉煌和帝王的威严。后两句则转为对文化传承的忧思,通过“万里声名双鬓白”和“百年文物一毡青”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珍贵。结尾的“珠玑忽向三山落”和“谁复歌诗继鲁坰”则表达了对诗文传承的期待与忧虑。

贡师泰

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后入翰林为应奉,预修后妃、功臣列传。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年,官户部尚书,分部闽中,以闽盐易粮,由海道运给京师。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