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松

老松如枯骸,短松覆儿发。 城中薪价高,斤斧不时伐。 难长虬龙姿,免藏虎豹穴。 樵童出山暮,步担挑新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枯骸:枯干的树枝,像死人的骨头。
  • 短松:小松树。
  • 覆儿发:覆盖着小孩的头发,形容松树矮小。
  • 薪价:柴火的价格。
  • 斤斧:斧头。
  • 虬龙姿:形容树木盘曲如龙的样子。
  • 虎豹穴:比喻隐秘的地方。
  • 樵童:砍柴的少年。
  • 步担:用肩膀挑着。

翻译

老松树像枯干的骨头,小松树矮小得覆盖着小孩的头发。城里的柴火价格高昂,斧头不时地砍伐树木。这些树木难以长成盘曲如龙的姿态,也无法藏匿于隐秘之地。砍柴的少年在傍晚时分从山中出来,肩上挑着新月形状的柴火。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老松与短松的对比,以及城中柴价高涨和斧头频繁砍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资源的珍视和对人类过度开发的忧虑。诗中“老松如枯骸”与“短松覆儿发”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松树的不同生命状态,也隐喻了自然环境的变迁。后两句则通过樵童的形象,暗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以及自然资源的宝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