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经之偕义斋两舍人入燕并呈善之待制
君马三渡白沟河,沟水东流青草多。
踞鞍顾盼聊试耳,伏枥悲歌奈老何。
古人千金重然诺,把臂况受生死托。
肯先申白独辞楚,且伴机云双入洛。
道远始知离别苦,地僻应思宦游乐。
荣名日久当日厌,浮生花开又花落。
平世应无战国材,选贤何日到金台。
寄声玉堂老仙伯,桂树秋风归去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踞鞍(jù ān):骑在马上,形容骑马的姿态。
- 顾盼:环顾四周,形容观望的样子。
- 伏枥:伏在马槽上,比喻退隐或隐居。
- 悲歌:悲伤的歌声,这里指因年老而感到的哀伤。
- 然诺:答应,允诺。
- 把臂:握手,表示亲密或信任。
- 机云:指机巧和云彩,比喻才智和飘逸。
- 宦游:指官员因职务而四处游历。
- 金台:指朝廷,比喻高位。
- 玉堂: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 桂树秋风:比喻高洁的品格和清高的生活。
翻译
你的马三次渡过白沟河,河东的水流中青草茂盛。 骑在马上环顾四周只是为了试探,伏在马槽上悲歌,奈何年老。 古人千金重诺言,握手之间更是生死相托。 宁愿先申明独自离开楚地,暂且陪伴机智如云的人一同进入洛阳。 道路遥远才知道离别的痛苦,地方偏僻应该思念官场的欢乐。 荣誉和名声随着时间会变得厌倦,人生的花朵开了又落。 太平盛世应该不会有战国那样的英才,选拔贤才何时能到达朝廷的高位。 寄声给朝廷中的老仙伯,桂树在秋风中,归去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踞鞍顾盼”与“伏枥悲歌”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展现了壮志与探索,后者则流露出对老去的无奈。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羡慕友人的远行与机遇,又感慨于个人的衰老与时光的无情。末句以“桂树秋风”寄寓归隐之意,表达了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厌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