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方子公

霜天客病难,何况千里去。 空囊唯败锥,饥程如何度。 客店指煤烟,穷乌啄冰树。 丁丁羸马铃,终夜相伴住。 怀刺二十载,毕竟无一遇。 泻泪忆黄金,相仇复何故。 聪明百倍人,百算百成误。 日日扶摇风,不肯吹飞絮。 天高画戟门,谁是思深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败锥:破旧的锥子,比喻贫穷无助。
  • 饥程:饥饿的旅途。
  • 煤烟:燃烧煤炭产生的烟雾,此处指贫穷的生活环境。
  • 穷乌:贫穷的乌鸦,比喻困苦的生活。
  • 丁丁:形容铃声清脆。
  • 羸马:瘦弱的马。
  • 怀刺:怀揣着名片,指怀才不遇。
  • 泻泪:流泪。
  • 相仇:相互仇视。
  • 扶摇风:指强劲的风,比喻机遇或权势。
  • 飞絮:飘飞的柳絮,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画戟门:装饰华丽的门,指权贵之家。

翻译

在寒霜覆盖的天空下,我这病弱的旅人感到格外艰难,更何况是要远行千里。我只有破旧的行囊,像一把破锥子,这饥饿的旅途该如何度过?在客店里,我只能望着煤烟,贫穷的乌鸦在冰冻的树上啄食。瘦弱的马儿挂着清脆的铃声,整夜与我相伴。我怀揣着名片已有二十年,却始终未能得到一次机遇。我流着泪回忆起黄金般的日子,我们为何要相互仇视?我比常人聪明百倍,但每次精心算计都以失败告终。每天都有强劲的风吹过,却不肯吹动那些飘飞的柳絮。在高高的画戟门前,有谁能够理解我深沉的思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病弱旅人在寒冷的冬日里艰难前行的情景,通过“败锥”、“饥程”、“煤烟”、“穷乌”等意象,深刻反映了作者的贫穷与困顿。诗中“怀刺二十载,毕竟无一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而“泻泪忆黄金,相仇复何故”则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命运的无奈抗争。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