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舟中

河口三十仞,悬水如横嶂。 一夜粮船风,送我至南旺。 离家日几何,倏忽易弦望。 水邮无定程,一闸隔天上。 百里飞黄沙,乾风裂绵纩。 蚤与人争席,泥波充五脏。 三十何所成,劳劳密虚望。 如彼上水船,进尺而失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等于八尺。
  • 悬水:指瀑布。
  • 横嶂:横亘的山峰。
  • 粮船:运粮的船只。
  • 南旺: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弦望:指月亮盈亏的变化,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 水邮:水路上的驿站。
  • :水闸,用于调节水位。
  • 乾风:干燥的风。
  • 绵纩(kuàng):丝绵,这里指衣物。
  • :通“早”,早晨。
  • 争席:争座位,比喻早起忙碌。
  • 泥波:泥水波涛。
  • 五脏:指人体内脏,这里比喻身心。
  • 虚望:空想,不切实际的期望。
  • 上水船:逆流而上的船只。
  • 进尺而失两:比喻虽然努力前进,但实际成果甚微。

翻译

河口处水深达三十仞,瀑布如横亘的山峰。一夜之间,运粮船的风将我送到了南旺。离家已有多少时日,转眼间月亮盈亏已变。水路上的驿站没有固定的行程,一闸之隔仿佛天上人间。百里之内飞沙走石,干燥的风撕裂了衣物。早晨与人争座位,泥水波涛浸透了身心。三十年来我有什么成就,劳劳碌碌却只有空想。就像那逆流而上的船只,虽然努力前行,但实际收获甚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济宁舟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悬水如横嶂”、“一夜粮船风”等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匆匆。后半部分则通过“水邮无定程”、“三十何所成”等句,表达了对人生成就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