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观文皇旧钟
先皇举手移天毂,无冠少师鬓发秃。
已将周孔一齐州,更假释梵庇冥族。
锤沙画蜡十许年,冶出洪钟二千斛。
光如寒涧腻如肌,贝叶灵文满胸腹。
字画生动笔简古,矫若游龙与翔鹄。
外书佛母万真言,内写杂花八十轴。
金刚般若七千字,几叶钟唇填不足。
南山伐尽觅悬椎,诸葛庙前刈古木。
震开善法忉利宫,撼穷铁网莲花狱。
鼎湖龙去几春秋,二百二回宫树绿。
蒸云炙日卧九朝,监寺优官谁敢触。
大材无用且沉声,吠蚓啼虫满山谷。
今皇好古录断沟,琬琰天球充黄屋。
十龙不惜出禁林,万牛回首移山麓。
沧海老霆行旧令,洛阳遗耇开新目。
西山但觉神奸潜,易水不闻金人哭。
道旁观者肩相摩,车骑数月犹驰逐。
翠色苍寒欲映人,当时良匠岂天竺。
万事粗疏谁不然,今人不堪为隶仆。
兴悲运慈又一朝,万鬼如闻离械梏。
几时谏鼓似钟悬,尽拔苍生出沟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毂:天子的车驾。
- 少师:古代官名,此处指无冠的少师,即未戴冠的官员。
- 周孔:指周公和孔子,代表儒家文化。
- 释梵:指佛教,释迦牟尼和梵天。
- 庇冥族:庇护幽冥中的众生。
- 锤沙画蜡:指铸钟的工艺过程。
- 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等于十斗。
- 贝叶灵文:指佛经,因古代佛经多写在贝叶上。
- 矫若游龙与翔鹄:形容钟上的文字或图案生动有力。
- 金刚般若:指《金刚经》,佛教经典。
- 忉利宫:佛教中的天宫。
- 鼎湖龙去:指皇帝去世。
- 蒸云炙日:形容天气炎热。
- 监寺优官:指管理寺庙的官员。
- 吠蚓啼虫:指山谷中的小动物。
- 琬琰天球:指珍贵的玉器和天文仪器。
- 黄屋:指皇宫。
- 禁林:指皇家园林。
- 易水: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
- 金人哭:指古代铜人,象征着国家的衰败。
- 神奸:指神秘莫测的事物。
- 遗耇:指遗老,年老的贤人。
- 械梏:指枷锁,比喻束缚。
- 谏鼓:古代用于进谏的鼓。
- 沟渎:指水沟,比喻困境。
翻译
先皇曾亲手推动国家大事,无冠的少师已鬓发斑白。 已经将周公孔子的教诲遍布全国,更借佛教庇护幽冥中的众生。 经过十多年的锤炼和绘画,铸造出重达二千斛的巨大洪钟。 钟面光滑如寒涧,细腻如肌肤,满载佛经文字。 字迹生动,笔法古朴,犹如游龙和飞翔的天鹅。 外部书写佛母的真言,内部描绘各种花纹图案。 《金刚经》七千字,几页钟唇难以填满。 南山上的树木被砍伐殆尽,诸葛庙前的古木也被割除。 钟声震开善法的天宫,撼动铁网下的莲花地狱。 皇帝去世已有多少春秋,宫中的树木绿了二百多次。 在炎热的天气中沉睡多年,管理寺庙的官员谁敢触碰。 巨大的钟体无用且沉寂,山谷中只有小动物的叫声。 当今皇帝喜好古物,珍贵的玉器和天文仪器充满皇宫。 十龙不惜离开禁林,万牛回首移动山麓。 沧海中的老雷霆执行旧令,洛阳的遗老睁开新眼。 西山只觉神秘莫测,易水不再闻金人的哭泣。 道旁观看的人肩并肩,车马数月仍在追逐。 翠色苍寒欲映人,当时的良匠岂是天竺人。 万事粗疏谁不如此,今人不堪为隶仆。 运悲慈又是一朝,万鬼如闻离枷锁。 几时谏鼓似钟悬挂,尽拔苍生出困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万寿寺文皇旧钟的描绘,展现了明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诗中,袁宏道巧妙地融合了历史、宗教和艺术元素,表达了对先皇功绩的缅怀和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同时,通过对钟的描述,诗人也隐喻了国家的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沉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