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八日至蕲阳舍舟从兴国走咸宁道出金牛镇山路如刀脊飞雪浸肤舆人艰窘几不能步然千峰缀雪或如鸦鵛或如积琼亦行役之一快也道中随事口占遂得十六绝句

人行?岭上,时与岩相突。 马落溪桥间,忽为雪所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wēi)岭:险峻的山岭。
  • 相突:相互突出,形容山势险峻。
  • 没(mò):淹没,覆盖。

翻译

人们行走在险峻的山岭之上,不时与突出的岩石相遇。马匹跌落在溪流上的桥间,突然被大雪所覆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行人在险峻山岭和溪桥间的艰难旅程,通过“?岭”、“相突”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山势的险峻,而“马落溪桥间,忽为雪所没”则形象地描绘了突如其来的大雪,给行人和马匹带来的困境。诗中“或如鸦鵛或如积琼”的比喻,更增添了行旅中的奇异美感,体现了行役中的艰辛与自然美景并存的复杂情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