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道中闻颂汪使君德政诗以纪之

閒坐说循良,青槐古影凉。 横身遮数郡,一笑檡权珰。 通国嫌称户,生男必字阳。 小儒无大计,束手叹非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坐:闲坐。
  • 循良:指遵守法度,行为端正。
  • 青槐:一种树,这里指树荫。
  • 横身遮数郡:形容汪使君的政绩广泛覆盖多个郡县。
  • 檡权珰:檡(zhái),古代一种刑具;权珰,指权贵。这里指汪使君不畏权贵,敢于执法。
  • 通国嫌称户:全国都嫌弃被称为他的户民,意指汪使君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得很好,不愿离开。
  • 生男必字阳:生了男孩必定以“阳”字命名,表示对汪使君的尊敬和纪念。
  • 小儒:指作者自己,谦称。
  • 束手:无计可施。
  • 叹非常:感叹非凡。

翻译

闲坐时谈论着汪使君的德政,树荫下的古槐带来阵阵凉意。 他的政绩覆盖了多个郡县,面对权贵他一笑置之,敢于执法。 全国都羡慕能成为他的户民,生了男孩都以“阳”字命名,以示尊敬。 我这个小儒生无计可施,只能束手感叹他的非凡政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闲坐谈论汪使君德政的场景,展现了汪使君的政绩和人格魅力。诗中“横身遮数郡,一笑檡权珰”形象地描绘了汪使君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形象,而“通国嫌称户,生男必字阳”则表达了百姓对他的尊敬和爱戴。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汪使君非凡政绩的赞叹和自身无计可施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汪使君的德政和作者的敬仰之情。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