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 屠滽
马上黄沙拂面行,汉家何日不劳兵。 匈奴久自忘甥舅,仆射今谁托父兄。 云外旌旗婆勒渡,月中刁斗受降城。 左贤早待长绳缚,莫遣论功白发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屠滽:明代诗人。
  • 匈奴: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 甥舅:指姻亲关系。
  • 仆射: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指军中的将领。
  • 婆勒渡: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边疆的某个渡口。
  •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敲击报时。
  • 受降城:古代为接受敌人投降而建的城池。
  • 左贤:匈奴的官职名,相当于汉朝的丞相。
  • 长绳缚:用长绳捆绑,指俘虏敌人。

翻译

骑马行进在黄沙飞扬的路上,汉家的士兵何日不在劳苦征战。 匈奴人久已忘记了与汉家的姻亲关系,如今的将领又向谁托付父兄之情。 云外是旌旗飘扬的婆勒渡口,月下是受降城中敲响的刁斗声。 左贤早已等待着用长绳捆绑俘虏,不要让论功行赏时白发苍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征战的艰辛与孤独,通过“黄沙拂面”、“月中刁斗”等意象,传达出士兵们长期戍边的苦闷。诗中“匈奴久自忘甥舅”一句,既表达了对匈奴忘恩负义的谴责,也暗含了对汉家士兵忠诚坚守的赞颂。结尾“左贤早待长绳缚,莫遣论功白发生”则寄寓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士兵们青春岁月的珍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屠滽

明浙江鄞县人,字朝宗,号丹山。成化二年进士。授御史。巡按四川湖广,所至有政绩。累迁吏部尚书。爱惜人才,斥抑侥幸。弘治十二年,重建清宁宫成,诏许乌斯藏僧入宫庆祝。滽再疏谏止。武宗即位,加太子太傅,兼掌都察院事。后以忤刘瑾,致仕。卒谥襄惠。 ► 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