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矶二首

· 陶安
撑破苍霄顶额雄,通身峭石挂玲珑。 草木不知危险处,直于绝壁长高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烽火矶:古代用于军事报警的高地或山头。
  • 撑破:形容山峰高耸,似乎要撑破天空。
  • 苍霄:苍天,高空。
  • 顶额:头顶,这里形容山峰极高。
  • 通身:全身,整个身体,这里指整个山体。
  • 玲珑:精致小巧,这里形容山石的形状。
  • 不知危险处:不知道危险的地方。
  • 绝壁:陡峭的山崖。
  • 长高丛:生长出高大的丛林。

翻译

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要撑破苍天,整个山体由峭壁组成,挂满了精致的山石。草木不知道这里的危险,竟然在陡峭的悬崖上生长出茂密的丛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烽火矶的雄伟与险峻。通过“撑破苍霄”和“通身峭石”等词句,生动地表现了山峰的高大和山石的奇特。后两句则通过草木在绝壁上生长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烽火矶的险峻,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生命的顽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