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墓

· 陶安
自别金銮抵夜郎,江南有梦到君王。 酒酣采石风生袂,屋老青山月满梁。 龙管凤笙遗韵度,笔芦星竹借文章。 云飞荒野苔碑断,时有诗人酹一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銮(jīn luán):指皇宫。
  • 夜郎(yè láng):古代国名,位于今贵州省境内,此处泛指边远地区。
  • 酒酣(jiǔ hān):饮酒尽兴,醉意浓。
  • 采石(cǎi shí):地名,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传说李白在此醉酒捉月而死。
  • (mèi):衣袖。
  • 龙管凤笙(lóng guǎn fèng shēng):古代乐器,此处指音乐。
  • 遗韵度(yí yùn dù):遗留下来的音乐风格。
  • 笔芦星竹(bǐ lú xīng zhú):比喻文笔,指李白的诗文。
  • 苔碑(tái bēi):长满苔藓的墓碑。
  • (lèi):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翻译

自从离开皇宫远赴夜郎,江南的梦境中仍思念着君王。 在采石矶醉酒时,风吹动衣袖,老屋旁的青山上月光洒满梁木。 龙管凤笙的音乐遗韵犹存,笔芦星竹般的文采借助于文章。 云彩飘过荒野,苔藓覆盖的墓碑已断裂,偶有诗人来此,以酒祭奠一番。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李白深切的怀念与敬仰。诗中通过“金銮”与“夜郎”的对比,突出了李白离开皇宫后的孤独与遥远。采石矶的风、老屋的月光,以及龙管凤笙的遗韵,都巧妙地描绘了李白生前的风采与死后的寂寥。最后两句则通过荒野中的苔碑和诗人的祭奠,传达了对李白不朽诗名的缅怀之情。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