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观灯戏拟都人之作

· 陶益
社鼓声连玉漏长,星桥无禁得徜徉。 春城火树生新色,夜市烟花簇异妆。 月满天街弦管沸,风回辇路绮罗香。 何人不数华胥事,故国相携乐未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夜:元宵节之夜,即农历正月十五。
  • 社鼓:古代乡村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 玉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流逝。
  • 星桥:指元宵节夜晚的灯桥,象征银河。
  • 徜徉:悠闲地行走。
  • 春城:春天的城市。
  • 火树:指灯火辉煌的景象。
  • 夜市:夜晚的市场。
  • 烟花:烟火和灯火。
  • :聚集。
  • 异妆:奇特的装扮。
  • 天街:指京城的主要街道。
  • 弦管: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
  • 风回:风再次吹来。
  • 辇路:古代皇帝车驾所经之路。
  • 绮罗:华美的丝织品,此处指华丽的服饰。
  • 华胥: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国,此处指美好的梦境。
  • 乐未央:乐无穷尽,非常快乐。

翻译

元宵节的鼓声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星光般的灯桥不再有禁令,人们可以自由地漫步。春天的城市被灯火装饰得焕然一新,夜晚的市场上,烟火和灯火聚集,人们穿着奇特的装扮。月光照亮了京城的主要街道,音乐声此起彼伏,风再次吹过皇帝的车驾之路,带来了华丽的服饰香气。有谁不记得那美好的梦境,在故国中与亲友相伴,享受着无尽的欢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元宵节夜晚的热闹场景,通过“社鼓”、“星桥”、“火树”、“烟花”等意象,生动地再现了节日的繁华与欢乐。诗中“春城火树生新色,夜市烟花簇异妆”一句,巧妙地将春天的生机与节日的灯火相结合,展现了节日的热烈气氛。尾联“何人不数华胥事,故国相携乐未央”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