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慧上人还江南兼寄陆伯生文学

孤云与独鹤,去住本无依。 觉路何人往,空门羡尔归。 晨钟吴苑树,晚饭越山薇。 相见陆居士,茶经对息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慧上人:指一位名为慧的僧人。
  • 江南:指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
  • 陆伯生: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道。
  • 文学:这里指文人,即从事文学创作的人。
  • 孤云:孤独的云,比喻漂泊无依。
  • 独鹤:孤独的鹤,象征高洁或孤独。
  • 觉路:指修行成佛的道路。
  • 空门:佛教的别称,因佛教主张“空”而得名。
  • 晨钟:早晨寺庙的钟声。
  • 吴苑:指吴地的园林,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 越山:越地的山,指江南的山。
  • :一种植物,这里指野菜。
  • 陆居士:指陆伯生,居士是对在家修行佛教徒的尊称。
  • 茶经:关于茶的经典著作。
  • 息机:停止世俗的纷扰,指修行或静心。

翻译

孤独的云和独自飞翔的鹤,它们去留本无定所。 那通往觉悟的道路,有谁在行走,我羡慕你能回归清净的佛门。 早晨的钟声在吴地的园林中回荡,晚餐时我品尝着越山中的野菜。 我想见到陆居士,与你一起品茶,共同体验那宁静的修行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孤云”与“独鹤”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慧上人归隐佛门的羡慕之情。诗中“晨钟吴苑树,晚饭越山薇”一句,以晨钟和晚餐的场景,勾勒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修行生活。结尾提到期待与陆伯生共同品茶,体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佛门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