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再贻孟奇公干静父孟郁

六旬积阴雨,九土重怀襄。 势挟千崖下,声连三殿长。 楚南飞石燕,齐北舞商羊。 落电牵雷奋,高天吝日光。 鱼龙喧大泽,蛙蚓聚中堂。 奔溜成方沼,颓廊毁半墙。 未昏先秉烛,避湿屡移床。 结驷妨端木,持粮候子桑。 涉深思假筏,就浅怯褰裳。 经夏苔花碧,先秋木叶黄。 晤言徒阻绝,忧思久旁皇。 珠桂频为客,风波滞异乡。 郁蒸翻助暑,淅沥乍生凉。 旧恨滋幽独,新诗会激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í):赠送。
  • 孟奇、公干、静父、孟郁: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九土:指全国各地。
  • 重怀襄:重叠的思念。
  • 三殿:指皇宫中的三大殿,这里泛指宫殿。
  • 飞石燕:指石燕飞翔,形容雨势之大。
  • 舞商羊:商羊,一种鸟,这里形容雨中的景象。
  • (lìn):吝啬,这里指太阳不肯露面。
  • 蛙蚓:蛙和蚯蚓,形容雨后的景象。
  • 奔溜:急流。
  • 秉烛:手持蜡烛。
  • 结驷:驷,四匹马拉的车,这里指车马。
  • 端木:端木赐,孔子的弟子,这里可能指等待的人。
  • 子桑:子桑户,孔子的弟子,这里可能指等待的人。
  • 褰裳:提起衣裳,涉水时的动作。
  • 晤言:面对面的交谈。
  • 旁皇:彷徨,徘徊。
  • 珠桂:珍贵的物品,这里可能指贵重的礼物。
  • 郁蒸:闷热。
  • 淅沥:雨声。
  • 幽独:孤独。
  • 激昂:激动昂扬。

翻译

六旬以来,阴雨连绵,全国各地都受到了影响。雨势如千山万壑倾泻而下,声响连绵不绝,仿佛宫殿的三大殿都被其声势所震撼。楚地的石燕在雨中飞翔,齐地的商羊在雨中舞蹈。雷电交加,天空中的太阳却吝啬地不肯露面。大泽中的鱼龙喧闹,中堂里蛙蚓聚集。急流形成了方形的池沼,颓废的廊道半毁。天还未黑就需持烛照明,为了避湿不断移动床铺。车马等待着端木和子桑,涉水时思考是否需要借筏,面对浅水却害怕提起衣裳。经过一夏,苔藓花绿,还未到秋天,树叶已黄。面对面的交谈被阻绝,忧思长久地徘徊。频繁地作为客人,滞留在异乡,闷热助长了暑气,雨声忽然带来凉意。旧时的遗憾滋生了孤独,新的诗篇会激昂起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连绵阴雨带来的景象和诗人的心情。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描写,如“飞石燕”、“舞商羊”等,展现了雨势的浩大和自然界的生动。诗中“晤言徒阻绝,忧思久旁皇”表达了诗人因雨而产生的孤独和忧思,而“旧恨滋幽独,新诗会激昂”则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创作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区大相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