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海长春歌为宪副刘翁作翁家瀛海以元日生时夫妇皆寿八十馀长子礼部侍郎次子副都御史故并侈其家

世家瀛海近长安,天上夔龙接武看。 大子文章领宗伯,次儿勋业冠台端。 庭闱自昔荣三乐,人物中朝数二难。 家宴烟霞元日酒,仙人楼阁五云盘。 风前玉树连枝发,雪后蟠桃并蒂餐。 为问年来清浅处,几回蓬阁更承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瀛海:神话中的海岛,这里指刘翁的家乡。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京城。
  •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比喻高官显贵。
  • 接武:接踵而至,比喻连续不断。
  • 宗伯:古代官名,这里指礼部侍郎。
  • 台端:古代官名,这里指副都御史。
  • 三乐:指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子孙昌盛。
  • 二难:指难得的贤才。
  • 五云盘:五彩云朵,比喻仙境。
  • 玉树:比喻优秀的子弟。
  • 蟠桃:神话中的仙果,象征长寿。
  • 蓬阁:仙人的居所,比喻高官显贵的府邸。

翻译

刘翁的家族居住在瀛海,离京城长安很近,家族中接连出现高官显贵。长子担任礼部侍郎,次子功勋卓著,位居副都御史。刘翁夫妇都已年过八十,家庭和睦,子孙昌盛,是中朝难得的贤才。家中宴席上,元日的美酒如同仙境中的五彩云朵,庭前的玉树和雪后的蟠桃象征着家族的繁荣和长寿。请问这些年来的清浅之处,有多少次是在这仙境般的府邸中更添欢乐呢?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刘翁家族的显赫和繁荣。通过描绘家族成员的高官显贵地位、家庭的和睦与昌盛,以及家宴的仙境般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刘翁家族的敬仰和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和官职名称,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