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九疑

何处湘山望里悲,九疑千载有遗思。 寻常一带愁云锁,不遣行人到更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疑:即九嶷山,位于湖南省南部,传说中舜帝的陵墓所在地。
  • 遗思:留下的思念或怀念之情。
  • 不遣:不让,阻止。

翻译

在何处眺望湘山,心中悲切难抑,九嶷山千年以来总让人怀念不已。 那一带常常愁云密布,仿佛不愿让行人靠近,以免更加疑惑不解。

赏析

这首作品以九嶷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怀念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诗中“九疑千载有遗思”一句,既展现了九嶷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抒发了诗人对过往的缅怀之情。后两句通过描绘愁云锁山的景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迷茫,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