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听水声送别太古禅师

· 马治
汩汩石上语,浏浏风中琴。 清晨南涧流,似是太古音。 出谷乍喧冗,入林杳深沉。 后来自相续,前者既难寻。 问客何缘起,悠悠伤别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汩汩(gǔ gǔ):形容水流声。
  • 浏浏(liú liú):形容风声。
  • 太古:远古时代。
  • 喧冗(xuān rǒng):喧闹繁忙。
  • (yǎo):深远,不见踪影。

翻译

石上水声汩汩,风中风声浏浏。 清晨南涧流水,仿佛是太古之音。 水声出谷时喧闹繁忙,进入林中则深远沉静。 后来的声音自相续,前者的声音已难寻觅。 问客人为何缘起,悠悠然伤感别离之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涧清晨的水声和风声,营造出一种古朴而深远的意境。诗中“汩汩石上语,浏浏风中琴”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声音赋予生命,仿佛它们在低语、在弹琴。后文通过对比水声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以及由此引发的别离之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马治

元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孝常。初为僧,能诗。元末,周履道避地宜兴,治为具舟车,尽穷阳羡山溪之胜,以诗唱和,成《荆南倡和集》。洪武初,为内丘知县,终建昌知府。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