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鸦

· 陶安
孟夏鱼苗生,纤纤满波内。 一瓢数酌千,似有游泳态。 江头聚城市,买者动运载。 归家放池中,看养情必耐。 每朝饲饭饘,至午投藻菜。 长育日向深,洋洋可人爱。 其中有鳡鱼,恣意张巨喙。 身长多气力,来往食同队。 但见鱼渐稀,将谓深潜晦。 童子入水观,唯有鳡鱼在。 养鱼莫养鳡,湖池利俱废。 用将莫用贪,边民生怨悔。 雄威肆吞噬,繁刑更苛碎。 家家弃青苗,遥遥投北塞。 国计果何如,令人发长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孟夏:初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 纤纤:形容细小。
  • 数酌千:形容数量众多。
  • 饭饘:稠粥。
  • 藻菜:水草。
  • 鳡鱼:一种凶猛的淡水鱼,此处比喻贪婪的人。
  • 巨喙:大嘴,比喻贪婪。
  • 深潜晦:潜藏不露。
  • 苛碎:苛刻琐碎。
  • 国计:国家的财政经济。
  • 长嘅:长叹。

翻译

初夏时节,鱼苗生长,细小的身影遍布波中。一瓢水中就有成千上万,它们似乎在水中自由游动。江边的城市聚集了许多买家,他们动用车辆运载鱼苗。回家后将鱼苗放入池塘,看护之情必定耐心。每天早晨喂以稠粥,中午投入水草。随着时间的推移,鱼儿渐渐长大,它们自由自在,惹人喜爱。

然而,池中有一条鳡鱼,它张开大嘴,肆意吞食。身体强壮,力气十足,总是在同伴中穿梭,吞食同类。渐渐地,人们发现鱼的数量越来越少,以为它们潜藏不露。童子下水观察,只见鳡鱼仍在。养鱼不要养鳡鱼,否则湖池的利益都将废弃。用人不要用贪婪之徒,否则边民将生怨悔。

贪婪者威风凛凛,吞噬一切,刑罚更是苛刻琐碎。家家户户都放弃了青苗,远走他乡,投奔北方边塞。国家的财政经济究竟如何,令人深感忧虑,发出长长的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寓言的形式,以养鱼为喻,深刻揭示了贪婪的危害。诗中鳡鱼的形象生动,象征着那些贪婪无度、危害社会的人。诗人通过对鳡鱼的描述,警示人们要警惕贪婪之徒,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财政和社会稳定的深切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

陶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