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马

· 陶安
五花马,雪踠骄春赤云胯。前年来从冀北野,蹄不惊尘汗流赭。 将军见马筋骨奇,不惜千金买得之。持缰使马或徐疾,马不能言意自知。 骑向边城频出战,背长鞍花肩着箭。敌兵四合突重围,救出将军走如电。 将军归向马拜谢,汝龙驹,脱吾害。刍如山,豆满仓,牧人守饲寒夜长。 帐下英贤筹画妙,曾劝将军勿轻躁。智谋仁勇胜万人,破敌擒王献宗庙。 将军早依如此语,免致冒险几成虏。感恩在马不在贤,但恐忠良气消沮。 养马能利将军身,养贤均利天下民。若能养贤如养马,偃武脩文治道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花马:毛色斑驳的马,这里特指一匹毛色斑驳的骏马。
  • 雪踠:雪白的蹄子。踠(wǎn)。
  • 骄春:形容马在春天显得特别精神。
  • 赤云胯:指马的胯部像赤色的云彩。
  • 冀北:古代地名,今河北省北部。
  • 蹄不惊尘:形容马跑得非常快,蹄子几乎不扬起尘土。
  • 汗流赭:赭(zhě),红褐色。形容马跑得汗流浃背,汗珠呈红褐色。
  • 持缰:握着马缰绳。
  • 背长鞍花:指马背上的鞍具装饰华丽。
  • 肩着箭:指马的肩部中箭。
  • :喂牲口的草。
  • 偃武脩文:偃(yǎn),停止。脩(xiū),修治。停止武备,修明文教。

翻译

五花马,雪白的蹄子在春天显得格外矫健,胯部如赤云般鲜艳。前年它从冀北的野外来到这里,奔跑时蹄子几乎不扬起尘土,汗珠呈红褐色。将军见到这匹马的筋骨非凡,不惜花费千金买下它。将军握着马缰绳,无论快慢,马虽不能言语,却能心领神会。

骑着这匹马在边城频繁出战,马背上的鞍具装饰华丽,肩部却中了箭。敌兵四面八方围攻,马却如电般疾驰,救出将军突破重围。将军归来后向马拜谢,称它为龙驹,感谢它救了自己的性命。喂马的草堆积如山,豆子满仓,牧人在漫长的寒夜中守护着它。

帐下的英才们谋划精妙,曾劝将军不要轻率急躁。他们的智谋、仁爱和勇气胜过万人,帮助将军破敌擒王,献给宗庙。将军若早听从这些忠告,或许就能避免冒险,不至于几乎成为俘虏。将军感恩的是马而非贤才,只怕忠良之气因此而消沉。

养马能保护将军的性命,养贤则能造福天下百姓。如果将军能像养马一样养贤,停止武备,修明文教,那么治国之道将会焕然一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匹英勇的五花马和将军的互动,展现了马的忠诚与英勇,以及将军对马的深厚感情。诗中,马不仅是将军的坐骑,更是他的救命恩人,象征着忠诚与勇气。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将军的劝诫,提醒他应当重视贤才,以智谋和仁爱治国,而非仅仅依赖武力。通过对比养马与养贤的不同效果,诗人强调了文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和平与智慧治国的向往。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